2011年度校优秀党员刘寒清同志事迹
刘寒清老师1987年毕业于宁乡师范,分配到湖南农业大学子弟小学任教至今。先后担任过五年大队辅导员兼音乐老师,十九年班主任、中队辅导员兼语文老师;几年的语文教研组长和教研主任。在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,先后毕业于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、中央党校经融管理专业。曾赴北京中央教科所进修,培训汉语拼音直读法教学,返校对全体语文老师进行培训,并进行实践,效果良好。带头赴全国闻名的、富有颠覆性教育的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,把新的理念带回学校,受到学生欢迎。
该教师政治素质高,有吃苦耐劳、甘于奉献的品质,二十三年里,两届校长都非常欣赏她这点,还有严于律已、友善待人的作风,以及干一行、钻一行的特点。
该教师综合素质高,能歌善舞,会朗诵、会表演、很会教书育人。历年的工作得到了众多家长的拥护、同事的赞许和领导的信任。农大的家长们乐意把孩子送到她班上读书,农大子弟小学教师期末的工作质量评分,由家长和全体教师打分,这一政策出台已有五年,这五年里的十个学期她都获全校最高分。在这二十三年里,多次被评为区优秀班主任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、市优秀辅导员和省优秀辅导员。
任大队辅导员期间,多次个人联系名校深入学习,取众家之所长,让农大子弟小学的少先队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,为此,区少工委特地组织全区大队辅导员来我校观摩学习,从此农大子弟小学少先队工作也走入了全区先进行列。当时这一地位是来之不易的,学校少先队工作很多方面存在空缺:要完善资料库,要与偏远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,中队辅导员年纪偏大,对中队活动的开展和队角的布置颇感困难,于是她给每个班找队活动材料,帮每个班设计队角,下到每个班去指导排练……国庆三天假她带着三岁的儿子在校独自加班,准备迎接区少工委的检查,结果儿子无人照看,右手摔成骨折,当时没有接好,至今留下疾患。一年又一年,她训练了一支支高素质的号鼓队,参加大学部庆典数十次。她自己也经常活跃在农大舞台。曾有单位想调她去搞学生工作,她婉言谢绝,因为她热爱小教事业,她舍不得可爱的孩子们!
任中队辅导员和班主任期间,她一直视学生为己出,重视他们学习,关心他们身心,尊重他们人格,急他们所急,乐他们所乐。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自己的人格来影响他们,使他们逐步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,良好的行为习惯。本期段考作文题目是“我最感激的一个人”,有不少学生写的是班主任刘老师,其中有一个还是最令老师们头疼的多动症男孩,看着他感激刘老师的稚嫩话语,刘老师更深地感受到:要爱每一个学生,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。
刘老师带的班级常常获学校、区上优秀班级,目前这个五一班2011年即去年连续两期评为学校优秀班级,本期被评为芙蓉区、长沙市优秀班级。因为她开展的活动生动、排练的节目精彩、培养的每届学生素质高、艺术特长突出,因此她的班常常代表学校接受上级检查、评估。辅导的三次中队活动分别获芙蓉区少工委、湖南省少工委的奖励和好评,并向兄弟学校开放观摩。学校每年六一联欢会要向农大及周边单位开放,她都为学校别出心裁地排练出一些精彩节目,训练出一批批高素质的节目主持人,不仅训练自己班的学生,还积极培养别班的同学,为农大子弟小学增光添彩做出了贡献。当学校任务压头的时候,校长们会安排她一些额外的学校工作,她从不推辞,也从不叫苦,因为本身教育教学任务重,又经常加班加点训练学生,午休时、放学后、甚至晚上时间都利用上,久而久之,嗓子严重受损,曾经非常热爱唱歌的她已无法开口唱歌了。但她一如既往地、无怨无悔地奉献着。
任教研组长期间,积极配合学校组织开展教师活动、学生活动,让大家享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,感受到集体的温馨。她响应农大工会号召,率高年级语文老师一起努力,认真钻研业务,潜心搞好教学,高语组荣获湖南省芙蓉标兵岗光荣称号,这是湖南农大所获的第一个芙蓉标兵岗,为小学也为农大争了光。
任语文老师期间,学生们都喜欢听她上课,因为每节课她都精心备好,尽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,学生上课自然会思维活跃,注意力集中。新课标教材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,每期都有一单元是综合实践内容,不会列入考试范围,但她从不轻视这一篇幅,相反更费尽心思完成它的教学,学生兴趣盎然。综合实践活动完成后,一篇篇优秀的调查报告会呈现在大家眼前,一个个唯美的活动剪影会印在大家记忆中。语文靠的是积累,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她每天布置背诵并默写四个成语,一首古诗词,相信这一课外作业会让她的学生受益终身。像这样对学生终身负责的事例不胜枚举。
她本人多次参加区语文赛课并获一、二、三等奖,作文下水文获全国一等奖、论文、教学随笔发表在省级刊物上。她也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,并耐心辅导他们,让他们有信心有能力获得好成绩。如主持、演讲、朗诵、合唱、集体舞、韵律操、作文等,有的学生获全国十佳、全国一等奖、省一等奖、市特金奖、区特等奖等殊荣。也曾多次尽心尽力,晚上加班加点辅导青年教师参加大学部演讲、表演和区赛课,并使她们获得好成绩。如辅导朱向敏老师获芙蓉区赛课一等奖、大学部全能青年教师竞赛第一名;现在又与吴燕老师组成青蓝对子,负责指导她的语文教学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。她觉得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教师,是她的责任,是她的义务,也是她的快乐。